【玄空64卦气是怎么生成的】
先论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阳从左边团团转,乾卦从上方正南180度开始,以逆时针方向转为顺,所以从正南180度至正北0度的顺序就是乾兑离震四卦了。
阴从右路转相通,巽卦从上方正南180度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转为逆,所以从正南180度至正北360的顺序就是巽坎艮坤四卦了。
按上列排好后,就是先天八卦的乾在上为天,坤为地在下了。
64卦是在原卦八卦的基础之上再细分,以原卦为下卦,再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为上卦,加在原有的八卦之上,合成一个六爻的成卦。因此,从正南的180度开始,逆时针的64卦为乾乾卦、兑乾卦、离乾卦。。。,至正北的。。。艮震卦,坤震卦。再从180度至360度顺排,结果是乾巽卦、兑巽卦。。。,至正北的。。。艮坤卦、坤坤卦。
只不过,一般不会说成是乾乾卦或乾兑卦,而是把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与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相对,乾乾卦即为天天卦,也就是乾为天卦了,而兑乾卦则为泽天夬卦了。
【玄空风水学讲义:原理和方法】
原理和方法
1、 二十四山
圆周360度作二十四等分,也即将八卦的每卦三等分,平分的每个方位角各占15度,为一山。每一山是指坐方在其15度的范围内。坐向在每山中间3度范围内的称为正线(正针地盘),以外兼左(靠缝针天盘)、兼右(靠中针人盘)的称为兼山。以八个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维干、坤、艮、巽,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24个字来分别命名。
2、一卦管三山
坎卦壬子癸、艮卦丑艮寅、震卦甲卯乙、巽卦辰巽巳、离卦丙午丁、坤卦未坤申、兑卦庚酉辛、乾卦戌干亥。
3、二十四山分天、地、人元
以每卦中间的山为天元,右边的山为地元,左边的山为人元。即子午卯酉干巽艮坤为天元,辰戌丑未甲庚丙壬为地元,寅申巳亥乙辛丁癸为人元。
4、二十四山分阴阳
以干巽艮坤寅申巳亥甲庚丙壬为阳,子午卯酉辰戌丑未乙辛丁癸为阴。
5、天心
九宫之中心为天心。天心即日月,为易之意,一阴一阳之谓也。老子号此心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又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云房谓此心为生门死户。
6、空、实、山、水
空指水、低洼处、空地。坐空向实即背水面山、后低前高。实指山、高突处、建筑物。坐实向空即背山面水、后高前低。山指来龙入首、高峰墩阜、建筑物。阳宅包括卧室、床位、桌位、炉灶、神位、电器用品、树木、盆栽、橱柜、金库等。水指来水、去水、会聚(合水、池湖)、低地、凹陷。阳宅包括门路、走道、浴厕、大窗户、冷气孔、排水沟、天井、步梯、电梯、鱼缸。
7、宫、星
指元运所飞之天盘(即运盘)。指山向的飞星、起星(向盘又名天卦,山盘又名地卦)。
8、一百二十分金
三合派的正针120分金,是将每山再平分5格,那么二十四山共有120格分金。如子山:分作5格后,罗盘上的中格及左、右两格无字,二、四格有丙子、庚子,其实把5格全部列出来是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又如丑山:把5格全部列出来是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三合家以第一字为甲、壬的称作孤,乙、癸为虚,戊、己为空亡,丙、庚为旺,丁、辛为相。而弃孤、虚、空亡不用,专取旺、相。因此,在二十四山的120分金,只列出丙、丁、庚、辛。
9、下卦与替卦
玄空地理分金,主要用以划分下卦、替卦,并视来龙的强弱进行补泄。玄空山向,将每山5格分金的中间3格范围称为下卦,在最旁边的左右各一格称为替卦,或叫起星。如用度数表示,即每山中间9度内的为下卦,超过中间9度之外的为替卦。
10、元运
是玄空学的灵魂,其推地运以20年为一运的规律,正好和现代天文学计算木、土星相会的周期不谋而合。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个,我国古时称它为岁星。土星称为镇星。木星11.86年绕太阳一周,土星29.46年绕太阳一周,由此可计算出每隔约20年土、木两星就相会一次。
11、入囚
指令星入中宫,如人犯法入狱,被限制不能作为。山星入囚,主人丁不旺,向星入囚,为祸猛烈,主家破人亡。
12、反、伏吟
指挨星的山、向星与元旦盘相同时,称为伏吟,相反时,称为反吟。当令犹可,失令则为祸猛烈,主疾病、破财、横祸、甚至绝嗣。要逢水或挨星遇三般卦,才能解化其凶象。
13、合十
表示山水之气相通,主有运运贞吉、人缘广阔、处处贵人、逢凶化吉、锦上添花的作用。分为山、运合十和向、运合十。
山、运合十,是指飞到每宫山星数和该宫运盘数相加都等于10。
向、运合十,是指飞到每宫向星数和该宫运盘数相加都等于10。
14、三般卦
分为父母三般卦与连珠三般卦。
父母三般卦,指运、山、向盘
连珠三般卦
15、元旦盘
固定的洛书九宫格,即5入中宫,6在干宫,等,称为元旦盘或五运盘。
16、玄空挨星法
包括运盘挨星、山盘挨星和向盘挨星。
(1)运盘挨星,以用元运的星(洛书)入中宫,顺飞八宫,称为运盘或地盘。
(2)山、向盘挨星,以飞至坐山与向方的运盘星数,先分辨出其阴阳,然后按阳顺飞、阴逆飞的原则,再入中宫遁排。这样排出的星盘称为天盘,从坐山挨排出的星盘又称山盘,从向方挨排出的星盘称向盘或水盘。
17、替卦用法
与下卦不同,要把挨到的运盘的卦数,变成星数,然后再以星数分阴阳顺逆来排山盘、向盘。因为替卦是用星数来代替运星,故又称为起星。替卦的作用在于因地制宜或使不当旺的山水卦气,由于星数的转移而变为当旺的卦气。这是挨星法中较进一层的作法,也是不得已而用的方法
18、玄空风水师必须通晓的法则
(1)熟练运用下卦、替卦挨星。
(2)知道元旦盘与运盘、运盘与山、向盘、山盘与向盘、向盘与山盘(荡卦,此点最为重要)的主与客生克关系。
(3)立坐向及收龙、砂、水,能分清天地人三元,不犯出卦、差错。
(4)排山、排水要正神正位装,拨水入零堂,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
(5)会用三星诀排龙点穴。
(6)会避反、伏吟。
(7)知道收山与出煞的形制作法。
(8)城门诀
(9)北斗七星打劫
【沈氏玄空中的替卦诀到底准不准确,大量论文批判其错误百出,如何取舍?能...】
能不用就不要用,因为时间上太短。
【玄空大卦怎么用】
您好,诀云:“先天查气用于穴中,后天看形用于象外,河图辨阴阳之交 ,洛书察甲运兴衰”。若正确深刻理解,则为“先天查气用于穴中,河图辨阴阳之交 ”,“后天看形用于象外,洛书察甲运兴衰”。较容易明其作用,此洛书用于象外,所言非为卦气,颠倒显示河图作用在卦气,而卦气以象观之。 河图所论之运乃运之五行阴阳,为元运之根本而非作用,天地生成为先天八卦之初,地球仅俱鸡 形,河图乃先天八卦内涵数象,略俱四季形态,亦时气内涵之数理也。至河图转变静体数为洛书动体气机流行,地球乃全岁月之气机,故洛书每纵横十五,实为地球一口生区,此区即为地球运行流行时运之气,乃由河图数象及内涵之卦理变化而来,非真以河图为元运之作用也。 具体的贴不了太多,下面是我给lZ找的详细讲解,百度文库上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3c249f1aa8114431b90dd82d.html 满意请给个五星采纳,谢谢!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李双林抽爻换象的使用方法】
是。
郑新黄河大桥,原称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中国河南省境内一座连接郑州市惠济区和新乡市原阳县的黄河大桥,是107国道复线工程与京广高速铁路共同跨越黄河的公用特大桥梁。
于郑州市金水区小贺庄接107国道辅道处终止,全线长24。277千米。公路桥全长11。645千米,其中公铁合建长度达9。177千米。公路部分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铁路部分为双线高速铁路。项目投资总额49。8亿元人民币。